無論是志愿填報,還是職業規劃,專業選擇都是繞不過去的重要話題。
專業應該怎么選?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應該看就業率,有人認為應該看平均起薪,更有一些機構聲稱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了海量樣本,得出哪些專業熱門,哪些職業薪酬高,吸引學生都報這些專業。
這些方法均可參考,但數據的準確性其實很難考證。更重要的是,這些方法并未考察畢業生求職時的實際體驗。與專家的研判相比,不同專業畢業生的真實評價恐怕更能反映該專業在就業市場上的現實情況。
那么,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具體獲取學長學姐們有關專業的評價?其實是有的,在教育部管理建設的“陽光高考”平臺,682萬畢業生對各自大學的所學專業進行了實名評價,在這里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大學專業的“大眾點評”。
從今天開始,學府將陸續推出有關專業和職業選擇的系列“小數據”。本次,我們將結合教育部陽光高考上的實名評價數據,重點篩選“雙一流”工程院校中共同開設數達30個以上的主流專業,希望知道,哪些專業的就業滿意度較好,哪些專業的就業滿意度較差,它們或許能給考生及家長的專業/職業決策提供參考。
理工科
通過對理工科類主流專業進行就業滿意度排名可以發現,制造類工科與信息類學科分庭抗禮,成為“雙一流”工程高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相對較高的專業系列。
前十專業分差不大,信息類學科有計算機與軟件,其余為車輛、自動化、電氣、機械等傳統熱門工科,這與高考志愿填報的專業錄取分數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工程管理這個專業在不同院校有管理和工學兩種培養方向,因此它同時納入理工類和人文社科的統計。
人文社科
在人文社科的排名統計中,我們發現,經管類專業就業滿意度分數整體較高。此前有聲音認為,經管類專業的開設已經過于泛濫,但由于整個行業依然具有較穩定的上升空間,因此它依然是諸多高考生填志愿時的選擇。
滿意度排名最低的十大專業,通常是一些經典人文類學科,比如社會工作/社會學、哲學、歷史學。這些專業的就業去向通常很難聚焦,大部分畢業生都選擇轉向其它領域,從事一些普及性高、但替代性強的工作。
將人文社科與理工科相比較,會發現就業滿意度前十的理工科,其具體分數整體高于人文社科,但在后十的專業比較上,生物類專業則可以比人文社科更低。這說明,理工科的確相對更好就業,但一旦碰到“坑”,則通常是“大坑”。
需要注意的是
一、就業滿意度數據只能反映一定的事實,個人對專業是否感興趣才是關鍵。例如,如果對生物類學科具有濃厚興趣,亦可以選擇讀博深造,并在高校謀職,其前景依然樂觀。
二、就業滿意度數據基本來自應屆畢業生的投票,所以一些需要長期積淀才會“吃香”的職業/專業(如醫學類、法學類),其得分并沒有優勢,但不代表它們不值得報考。
三、排名僅供反映一個大致的就業趨勢,而非一定要選擇排名前列的具體專業。只要是相近領域,都值得重點關注。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