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是一個需要保持長時間專注的過程,專注是高效學習的前提,也是高質量學習的必要條件。在考研復習備考中,如果分了神,那么學習效率將會大大折扣。那么,如何在學習中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呢?一起來看看。
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自身因素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等心理維度,也可以包括身體狀況等生理因素。
舉個例子來看,個別文科專業的小伙伴覺得自己沒有學高等數學的必要,打心底里排斥高等數學這門學科,也就從根本上導致了學習這門學科時注意力容易分散。
不過根據統計經驗,大部分的不專注其實來自于外界因素,比如寢室室友大聲說話或是敲擊鍵盤的聲音、圖書館里人群的走動和同桌的竊竊私語……
解決方法
1 在自身因素方面,我們可以嘗試轉變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對于學習態度,請養成為自己“畫大餅”的習慣。所謂畫大餅,說白了就是給自己正在進行的任務賦予一個意義或是一項可能的獎賞。不光是考研,還是考證、考職稱等一系列的復習過程都是長期的過程,許多小伙伴們由于無法得到短期的反饋,看不到勝利的曙光,從而泄了氣,因此小伙伴們需要頻繁地給予自己積極的反饋。
還是以高等數學為例,每當你看不進習題,請在心中默念“每年考試都會出現原題,如果考到了這道題,我豈不是能比別人高出20分?”;每過兩禮拜去重新做一遍復習初期做不出來的題目,在與過去的自己進行對比中,看到自己這兩個禮拜來的進步和成長,讓自己更有動力去專注學習。
對于學習方法,大家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時鐘響起,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不過要注意的是,不要死板地套用方法,我們應該根據自己情況靈活使用。小伙伴們可以先花2-3天時間試探一下自己一天中每一個時段能達到的最大專注時間,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設定屬于自己的“時鐘”。
2 外在干擾因素,一般以聲音為主要形式。
小編親測「耳塞」是最好用的道具,超越一切所謂的提升專注力的手機APP。
當然,這點因人而異。有的人喜歡聽著雨聲、潮聲,能讓人心情舒暢;對我來說,這些所謂白噪音APP只是在一個本就吵鬧的環境中加入了更多吵鬧的元素(難不成是我的耳機不夠好嗎?),如果有小伙伴想要嘗試此類APP,請先買一副高端降噪耳機。預算有限的小伙伴還是老老實實戴耳塞把!
補充
能量是保證專注力的必要條件。
當我們感到饑餓時是很難保證專注的(畢竟就算割掉了耳朵,也能聽到肚子的叫聲),所以小伙伴在開始長時間學習時,建議先備上足夠的高能力食物,如糖、巧克力等,在番茄休息間隙補充能量,為下一階段的高強度工作奠定基礎。
Copyright? 2009-2020 北京學之府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xue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